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21|回复: 1

[市场] 央行两年来首度降息 利率水平回到4年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3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隔两年,再次降息。11月21日,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上一次宣布降息是2012年7月6日。根据政策,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是自2008年11月27日(下调1.08个百分点)以来最大的一次降幅。

稳健货币政策不变

具体调整为,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调整后利率水平回到2010年底的水平。

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进入四季度,国内经济呈持续回落趋势,10月份各主要金融数据低迷加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招商证券[10.00% 资金 研报]首席分析师谢亚轩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货币政策重心进一步向稳增长和稳就业倾斜,央行因此推出全面降息之举措。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我并不认为此次降息属于大规模刺激,更愿将其理解为在经济下滑、通胀率很低状态下货币政策进行的适应性调整。”

对于此次采取“不对称降息”,谢亚轩认为,货币基准利率降幅大于存款,这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另外,“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2倍,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又往前迈出一步”。

对于此次降息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央行昨日表示,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

沪指放量大涨1.4%

11月21日,在券商、保险股的带领下,沪指一扫近日的颓势,放量大涨1.39%,深成指和创业板指[0.69%]也分别上涨1.55%和0.69%。

临近午盘,券商股、保险股、传媒、参股金融突然发力,并带领指数疯狂飙涨。央行的意外“降息”,让市场对于昨日的大涨“恍然大悟”。不过,按照历史的经验来看,自2002年以来,央行总共降息八次,从消息公布后第二天的A股走势来看,股市上涨和下跌各四次。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认为,降息后股市中的房地产板块将从中受益。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降息进程才刚刚开始,明年还会降息和降准。股市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沪指将向3000点的方向震荡攀升。 新京报记者郭永芳白金坤

热点解答

为何选择这个时候降息?

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

对于降息原因,央行昨日称,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比较突出。

在经济增长有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企业经营困难有所加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

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

为何采取不对称降息,大幅下调贷款基准利率?

将直接降低贷款定价基准

对于采取非对称方式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昨日称,此次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基准利率,是对传统利率调整方式的改善,体现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及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此次较大幅度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将直接降低贷款定价基准,并带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定价下调。在政策出台的同时,央行已要求金融机构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根据基准利率的调整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从存款利率角度看,存款基准利率的小幅下调与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相结合,这有利于把正利率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维护存款人合理的实际收益,扩大居民消费,提振内需。(郭永芳)

专家观点

厉以宁:此时降息“机不可失”

央行降息,让此前纷纷预测不大可能全面降准降息的专家学者们“很意外”。不过,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昨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央行此时降准降息正当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11月4日,据《人民政协报》报道,厉以宁曾表示缓解资金面偏紧,降准降息机不可失。根据目前国内经济形势,物价高幅度上涨没有基础,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具备条件,“应当明确,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个时候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在厉以宁看来,从数据上看,我国M1、M2数量不但不少,而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为什么人们还是普遍感觉货币流通量偏紧、市场“差钱”?主要由于中国当前正处于双重转型期间,扩大了货币流通量以及货币流通补偿,加上货币流通空转现象严重等原因造成的。

同时,厉以宁还指出,过去几年央行曾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又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但总的来说,提高的次数多,降低的次数少。“到现在来说,存款准备金率仍然是高的,可以适度降低”。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为何在此时降息

刘杉
刘杉,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兼任南开大学国经所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MBA导师,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著有《中国再平衡》,《聚焦生活中的经济学》。
导语:由于市场不买账,国务院多次提出的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并没有奏效,“微刺激”难以继续实行,宏观当局碍于早先的政策宣示,迟迟不敢主动全面降准,甚至降息,而此番央行出其不意降息,显然是被逼无奈,只能使用价格手段,直接降低融资成本了。
央行出其不意降息了,这是央行惯用手段,虽在意料之中,但时间节点还是有些突然。这一方面反映出宏观当局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显示央行操控思路更加务实。
20日公布的汇丰PMI下探至50,再碰荣枯线,也是几个月来新低,表明未来宏观经济不乐观。
事实上,诸多经济指标均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指标呈现出一路走低趋势,而最新生产者价格指数更是创32个月来新低,通缩压力增大。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微刺激”基本没有意义,而此前央行多次使用定向降准和利用货币工具SLF和PSL向银行注入流动性,效果甚微。
导致货币政策效果不彰的原因在于政策工具缺乏效率。存款准备金率是总量工具,其没有结构性功能,期望通过定向降准来调节信贷走向的想法过于天真,管理者忽略了市场对政策信号的判断能力,也无视市场主体对资源配置的自我约束本能。无论是商业银行惜贷,还是企业主动减少融资,都是基于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的悲观判断,其最终结果就是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
由于市场不买账,国务院多次提出的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并没有奏效,“微刺激”难以继续实行,宏观当局碍于早先的政策宣示,迟迟不敢主动全面降准,甚至降息,而此番央行出其不意降息,显然是被逼无奈,只能使用价格手段,直接降低融资成本了。
尽管动作迟缓,但央行降息仍具有积极意义,其具有较强信号传递作用,会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除了对刺激增长具有较大力度支持外,也具有金融改革积极指向。不是先降准,而是先降息,反映出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思路初见端倪,即将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数量转向价格,直接通过利率调整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当然,此次降息同时也不忘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做法值得称赞。在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进一步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这一方面有长远改革意图,同时也有短期功利目的。10月居民存款继续下降,对银行造成压力,不仅影响银行发放贷款,更可能导致实体经济缺血,提高存款利率上限空间目的就是稳住居民银行存款。
不过仅仅稳住存款并不能就此改善银行可贷资金不足问题,国务院常务会日前提出增加存贷比弹性,其目的就是增加银行贷款能力,只不过这种小打小闹改革,恐怕仍是无济于事。
市场呼吁取消存贷比声音强烈,但由于受制于《商业银行法》,存贷比改革只能是小脚女人迈步。据银监会官员透露,明年全国人大很可能修改《商业银行法》,这将为取消存贷比指标,奠定法律基础。
千呼万唤始出来,央行终于卖出更为宽松货币政策的第一步,这也是降息周期的开始。可以预料,全面降准措施也会随后推出,即便降准拖到明年,市场预期也一定会变现。为应对美元加息而导致的资金流出,央行不得不通过全面降准来对冲基础货币供给的减少。
尽管央行货币政策趋向宽松,但宏观经济何时见底仍需观察。除美国经济复苏明显,欧盟和日本经济仍在泥沼中挣扎,这会继续抑制中国出口增长。考虑到消费持续低迷,政府投资减速,结构调整继续,宏观经济探底需要时间。
寄望通过民间投资拉动增长的愿望也不现实,除了融资成本外,民间资本尚没有出现主动投资的热情。这显然不是钱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声明|联系我们|Archiver|GRWZ.COM

GMT+8, 2024-3-28 22:15 , Processed in 0.0379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