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60|回复: 0

[高手攻略] 投资笔记:费雪、格雷厄姆、巴菲特之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31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菲特总说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但从旁观者的角度理解,可能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比例正好相反。老巴的投资成就的大幅跃进,是在他50岁以后,也就是80年代开始,按照林园说的“他50岁时不也就2亿美元身家吗”。

    仔细分析柏克夏77-06的投资组合,为巴老实现财富跃进的就是以下这10个公司: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富国银行、吉列(现在的宝洁),美国运通、联邦住宅贷款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后来合并为大都会/ABC,又被迪士尼收购),中国石油,穆迪投资评级公司。


投资笔记:费雪、格雷厄姆、巴菲特之比较
可以大胆地说一句,这些公司,格雷厄姆大部分都不会买、买了也拿不了这么长,而费雪则可能刚好相反。再大胆说一句,如果巴菲特一生只聆听了格雷厄姆的教诲,他肯定无法成为世界富豪,相反,如果他只聆听了费雪的教诲,他依然有很高几率成就今天的成绩。

    格雷厄姆的方法,能够在巴老心目中占据如此崇高的地位,更多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1929年的大崩盘后,道琼斯指数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才重返高位,也就是指数走了10几年的熊市。当时美国人对股票的看法,就是我们A股常说的那句—远离毒品、远离股市!


投资笔记:费雪、格雷厄姆、巴菲特之比较
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二战前后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渐跃升为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大国。当时的股票市场,也是遍地黄金,交易价格处于净资产值以内但每年盈利却持续增长、股利率远高于债券利率的公司比比皆是,直到60年代中期,股票市场才重新为美国民众认同,进入“沸腾的岁月”。所以,巴菲特在刚刚成立私募时,用格氏的方法可谓非常顺手(其实和许多散户热中于在低价股中寻宝,找有盈利、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公积金高的股票非常相似),但到60年代末期,股价已飞速飚升,不再可能提供原来的“黄金”了,巴菲特也就迷失了方向。到70年代,巴老投资《华盛顿邮报》,依然是用格氏的方法。

    不过,到了80年代,他回顾以往用低廉价格买到又卖了的迪士尼、美国运通等已经因为长期成长提供了惊人的回报,才逐渐大举运用费雪的方法,而这一改变,也使他成为了今天的巴菲特。


投资笔记:费雪、格雷厄姆、巴菲特之比较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五六十年代里,美股和我们几年前的A股市场是何其相似,比如,60年代末期,登月的成功也引发了炒作太空概念的狂潮,一个制鞋企业,更名为“宇宙控股”后,被炒上了几十倍。而在此背景或更前的时间段内,巴菲特可以找到的并能用于实践赚取到第一桶金的,就是格雷厄姆这套东西,因此,我们就很能理解巴老对格氏那种近似于顶礼膜拜的心情了。

    必须说说费雪,他和格雷厄姆是同时代的人,却使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而他的操盘业绩也远胜格氏,四十年代开始,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成长企业超过30年的投资,使他创造了数以十倍计的惊人投资成绩。费雪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的影响。

    总结一下:如果单纯从《证Security Analysis》、《The Intelligent Investors》中,你是很难找到成为巴菲特的方法的,但《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and Other Writings 》中则可以找到。


投资笔记:费雪、格雷厄姆、巴菲特之比较
从理论上说说。费雪和格雷厄姆的区别。

    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低风险”的数量分析家,他侧重:固定资产、当前利润以及红利分析。他的兴趣在于形成容易被普通投资者所接受的安全投资获利的方法。为了减少风险,他建议投资者彻底多元化组合,并购买低价的股票。

    菲利普·费雪是“高风险”的质量分析家,他和本杰明·格雷厄姆恰恰相反。他侧重:可以增加公司内在价值的分析,发展前景、管理能力。他建议投资者购买有成长价值期望的股票。他建议投 资者在投资前,做深入的研究、访问。他建议投资者投资组合集中化,仅买入一种或极少的品种的股票。费雪的投资管理顾问公司每年平均报酬率都在20%以上,1958出版的《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一书,至今仍是所有美国投资管理研究所的指定教科书。

    总结一下:格雷厄姆的三个观点:将股票投资视作企业经营、安全边际、市场先生的愚蠢,可视为可以永恒有效的投资戒律。

    但格雷厄姆先生自己操作时也基本没有遵循第一条,试问,如果真的将投资看作是自己的企业一样经营,那会在做企业时“2-3年内股价无法回升到合理水平就把它卖掉或股价一回到合理水平就卖掉”吗?


投资笔记:费雪、格雷厄姆、巴菲特之比较
关于安全边际,巴菲特则更受费雪的影响,“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企业,比用低廉的价格买入平庸的企业要好得多”。以为老巴赚得最多帐面利润的可口可乐来说,88年时,老巴以14.5xPE、5xPB买入时(当年每股收益是0.36美元,买入均价5.22美元、每股净值是1.07元),如果纯粹从数学角度计算,一点都不便宜,要知道,当时美国的国债利率是10%左右。

    关于市场先生的愚蠢,则是巴菲特运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一项技术,华盛顿邮报、吉列、富国银行、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美国运通等都是经典的战例。但是,个人认为,市场先生的大愚蠢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要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回报依然是令人满意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优秀企业经营的历史长河中,它肯定会提供无数次机会、无数次好的买点供投资人进场,不会因为它已经升了若干倍就丧失了继续提供高回报的可能性,只要你能在买入时,对它的前景和实质价值有准确的把握、对价格有合理的评估。

    总结一下:格林厄姆奠定了安全边际理论,费雪创立了成长股理论,巴菲特则解决了如何高效准确地选择优质股票。

    个人认为格林厄姆的安全边际、费雪的成长股、巴菲特的特许经营权同等重要,三者都是巴菲特理论的根基,缺一不可。安全边际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其他二者则是长期稳健获得高回报的最关键因素。


投资笔记:费雪、格雷厄姆、巴菲特之比较




投资笔记:费雪、格雷厄姆、巴菲特之比较
对不同企业安全边际的重要性略有不同,确定性高的优质企业,安全边际可以排略后的位置(仍然十分重要,后一点只是相对而言),而对于其他企业则应该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位置。

    格林厄姆与费雪运用各自的理论在实践中并没有取得最优秀的业绩,而且都出现过重大失败,只有巴菲特完美地结合了三种理论,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

    总结一下:纵观巴菲特的整个投资生涯,早期投资华盛顿邮报、美国运通,完全是照搬了恩师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体系,而后汲取了费雪、查理·芒格的精华,才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投资体系。

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声明|联系我们|Archiver|GRWZ.COM

GMT+8, 2024-3-29 21:54 , Processed in 0.0416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