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36|回复: 0

太极拳古拳谱(今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的“复杂分承”例句
蓄劲如开弓,   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     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     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     放即是收,断而复连;
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       然后极坚刚。(六首古歌诀注文)
全段共分为六组。第一组前一句的“蓄劲如开弓”说的是十三势长拳沾粘连随双臂放松的圆撑,是十三势长拳“蓄劲”的主要形式,是十三势长拳“极柔软”的主要反映;后一句的“发劲如放箭”说的是十三势长拳“然后极坚刚”的主要形式。第二组前一句的“曲中求直”是对第一组前一句之“蓄劲如开弓”的一个重要目的和效果的说明;后一句的“蓄而后发”又是对第一组后一句之“发劲如放箭”的说明。第三组后一句的“步随身换”是对十三势长拳沾粘连随下肢重要特点的说明,是对“蓄劲如开弓”的补充;第三组前一句的“力由脊发”又是对第一组后一句之“发劲如放箭”的说明。第四组前一句的“收即是放”显然是说明十三势长拳沾粘连随的重要特性,也就是沾粘连随动态姿势的任何一处都可以是发劲的姿势;第四组后一句的“放即是收,断而复连”说明的又是“发劲如放箭”的重要特性,那就是其一、任何发劲姿势都可以是沾粘连随的化解姿势,其二、任何发劲都可以立即转变为沾粘连随,也可以用不着间隙而连续发劲。第五组后一句的“进退须有转换”说的又是十三势长拳沾粘连随,是说明十三势长拳的所有进退转侧都必需有腰胯的转换。第五组前一句的“往复须有折迭”说的主要又是“发劲如放箭”,因为十三势长拳沾粘连随的特点是随人而动,不可能主动地“往复折迭”,又十三势长拳之发劲,手臂虽然是被动的,但人的整体对于对方而言是主动的,可见对于十三势长拳而言,“往复折迭”主要是发劲的一种表现,说的是十三势长拳的发劲往往变化多端,会突然改变方向,而且是反方向的,就如同是衣服的皱折。
由此可见,这段文字应该是第一组、第二组的前一句、第三组的后一句、第四组的前一句、第五组的后一句、第六组的前一句相前后承接,是从各个角度对十三势长拳之“极柔软”的说明;第一组、第二组的后一句、第三组的前一句、第四组的后一句、第五组的前一句、第六组的后一句相前后承接,是从各个角度对十三势长拳之“然后极坚刚”的说明。六组句子组成了复杂分承。第三组、第五组则与其它组形成错承,其它句子都是顺承;另外,还错序将“极柔软”和“然后极坚刚”放置在最后。之所以这样将“极柔软”和“然后极坚刚”两两对照着叙述,显然是传递着十三势长拳“极柔软”和“然后极坚刚”关系十分密切这样的信息。将各组前后承接之句连接起来就是:“极柔软:蓄劲如开弓,曲中求直,步随身换,收即是放,进退须有转换;然后极坚刚:发劲如放箭,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放即是收,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迭。”全段文字的大意应该是:十三势长拳“极柔软”的主要表现是:蓄劲就如将弓拉开的放松圆撑,放松圆撑就象是弓的弯曲为了射出去的箭笔直飞行,脚步应随身体的移动而不断变换虚实,收缩屈曲之柔的任何一处都可以立即发劲,身体的前进与退后都必须要有腰胯转换的变化。十三势长拳“然后极坚刚”的主要表现是:发劲就象是放箭一样的疾快,这是因为有全身放松的含蓄而发,透发的劲力是由腰脊直接传送的,发劲的姿势就是沾粘连随的姿势,所以一个劲发出似乎是断开的其实是可以与沾粘连随立即接续的,凡是发劲的往复往往都表现为折迭之变化。
由以上介绍可见,太极拳很多经典词语是必需用“分承”来解释的,不然的话就必然会觉得拳谱似乎语无伦次和散乱,甚至阅读理解时会发生一些错误。拳谱中的“分承”阻碍了许多现代人对这些词语的探求和领悟,所以,了解“分承”这一古代汉语特殊的修辞,对于太极拳的学练研究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存在着这么多的“互文”与“分承”,也透露着一个历史信息,那就是太极拳至少明代中叶已经出现和流传了,因为虽然古代汉语不少修辞和语法一直延用至近代,但“互文”与“分承”,在明末时几乎已经绝迹了,拳谱中包含着这么多的“互文”与“分承”,即使是宋代的一些名著中也是少见的,明末清初之人是不可能写出出现这么多包含“互文”与“分承”之词语的;因而,《清史稿》对太极拳在明代中叶已经出现的记叙是有根据的,河南唐村李氏家谱关于明代中末叶千载寺道人传授十三势长拳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历史事实,而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存在着这样多的“互文”、“分承”更是这一历史事实无可辩驳的铁的证据。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的错承例句
(1)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六首古歌诀)
上文的“举动轻灵”反映的是肢体活动状态,肢体活动的动力称为“气”,可见上两句中“举动轻灵”与“一气研”关系最密切。而太极拳尤其要求静极默笃的澄心息虑也就是“神内敛”能够不断持续的保持,太极拳无论是精神还是肢体动作的敏捷首要所依靠的就是这“神内敛”,可见上两句中“神内敛”与“莫教断续”的关系最密切。所以,“举动轻灵”应是与“一气研”相承接;“神内敛”应是与“莫教断续”相承接。上文这两句应该理解为“举动轻灵一气研,神内敛莫教断续”。用错承写成“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就将“神内敛”与“举动轻灵”的密切关系溶入其中了。
(2)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六首古歌诀)
上文“动分静合”之“动”借代为“阳”,“静”借代为“阴”;而“分”与“合”借代为阴阳的既相互分别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动分静合”中的“动”应与“静”相承接,“分”应与“合”相承接,应该理解为“动静分合”,是“顺承”,指的就是不断变化的太极阴阳。
上文中的“动分静合”也即太极阴阳变化规律具有普遍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万事万物都适用的,也就是“理贯通”的。可见“动分静合”是应与“理贯通”相承接的。而“屈伸就”(也即“随屈就伸”的简称)是一类特殊的太极阴阳,“缓应急随”是“屈伸就”的重要特征。可见“屈伸就”是应与“缓应急随”相承接的。所以,上文这两句应该理解为“缓应急随屈伸就,动分静合理贯通”,意思是太极拳缓应急随的随屈就伸就是太极阴阳普遍性规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写成“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是属于“错承”。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的顺承例句
(1)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六首古歌诀)
上文前一句的“顺项贯顶”指的是后来所说的虚灵顶劲,后一句“束烈下气”的“烈”应该是“肋”字之抄误,“束肋下气” 指的就是后来所说的含胸、气沉丹田等。太极拳的虚灵顶劲与气沉丹田相互促成、相互影响,关系很密切;而前一句的“两膀松”与后一句的“把裆撑”包含了外三合之一的肩与胯合,关系也较密切。所以,“顺项贯顶”应与“束烈下气”相承接,“两膀松”应与“把裆撑”相承接。上文这两句应该理解为“顺项贯顶束烈下气,两膀松把裆撑”。写成“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是将“顺项贯顶束烈下气”与“两膀松把裆撑”都分拆为两部分各置于前后句中,是属于“顺承”。之所以这样写,为的主要是组成七字歌诀,另外,反映了“顺项贯顶”与“两膀松”、“束肋下气”与“把裆撑”也是相互有关系的。
(2)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六首古歌诀)
上文的“极柔极刚”与“运若抽丝”指的都是太极拳包括“劲”之“气”的特性,无论是“极柔”还是“极刚”都是“运若抽丝”的表现形式;而追求静极默笃澄心息虑之“极虚灵”是太极拳所有健身益寿与武术功夫的精神根本,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头脑异常清醒与反应异常灵敏也就是“处处明”。所以,“极柔极刚”应与“运若抽丝”相承接,“极虚灵”应与“处处明”相承接。上文这两句应该理解为“极柔极刚运若抽丝,极虚灵处处明”。写成“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是将“极柔极刚运若抽丝”与“极虚灵处处明”都分拆为两部分各置于前后句中,属于“顺承”。之所以这样写,为的主要是组成七字歌诀,另外,反映了“处处明”之“极虚灵”是“运若抽丝”之“极柔极刚”的重要精神条件。
﹙3﹚左宜右有虚实处。(六首古歌诀)
这一句的意思是:左和右应该有虚实之分。“宜”是应该的意思。显然语中的“左”应与“右”相承接,“宜”应与“有”相承接。上文应该理解为“左右宜有虚实处”。写作时是将“左右”和“宜有”都拆分为两半各置于前后,属于“顺承”。这一句还有借代修辞,“左”和“右”都是借代指人体上下、前后等各个相反的部位,“左右”与“宜有”还有主谓语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分承句。之所以这样写,为的主要是组成有对偶趣味的七字歌诀。
(4)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毌,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王宗岳太极拳论)
上文中的“动”属阳、“静”属阴。可见“动之”与“静之”是代表“太极阴阳”;“分” 表示“阴阳”对立相反的关系,“合”表示“阴阳”相互依存不离的关系。可见“则分”与“则合”是表示“太极阴阳”的相互关系与总规律。所以,“动之”应与“静之”相承接,“则分”应与“则合”相承接。属于“顺承”。句中的“之”和“则”主要是用作语气词。中国古代哲学认为:阴阳相互总是既分又合的,阴阳双方互为其根,一旦双方分离开,阴阳也就灭亡了。所以,不能将上文理解为不少人所认为的阴阳动了相分离,阴阳静了相合聚。上文应该理解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毌,动之静之,则分则合。”大意是:太极是由无极演化而来的,是阴阳的前身;阴阳表现为动静;阴阳既是对立而分的,又是相互依存不离开而合的。之所以这样写,为的主要是尤其突出太极阴阳的这种既“分”又“合”的关系。
﹙5﹚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十三势歌)
    上文中前一句的“静中触动”是反映了太极拳之手臂、腿脚、腰胯等之动是由于敌人的变化所引起的“听劲”所再引起的不主动之动;“动犹静”是反映了手臂“不动”的随人而动。可见手臂“不动”的随人而动已经被包含在“静中触动”了。后一句的“因敌变化”是所有武术的共性,可见仅仅“因敌变化”是谈不上“示神奇”的。按照现代语序,这种叙述显然令人费解。其实,这两句话是从两个角度对太极拳的说明,其一是手臂、腿脚、腰胯等之动是由于敌人的变化所引起的“听劲”所再引起的,指出了太极拳以柔克刚动作的总规律;其二是手臂“不动”的随人而动也就是“动犹静”显示出了太极拳的“神奇”,因为这种虽动犹静的沾粘连随是十三势长拳所独有,是其它武术所没有的,往往令人难以觉察、难以理解和难以模仿。所以,前一句的“静中触动”应与后一句的“因敌变化”相承接,而前一句的“动犹静”应与后一句的“示神奇”相承接,两句应该理解为“静中触动因敌变化,动犹静示神奇”。这样,这两句所反映的意思不仅通顺合理,而且点明了太极拳的核心机密。写成“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显然主要是为了组成七言诗歌的需要,是属于“顺承”的写法。
(6)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十三势歌)
在宋代的医学文献中,“尾闾”已被用以表示脊柱尾骨,并已经成了民间普遍对尾骨的称谓,但在上文中显然是借代指整条脊柱骨。对于太极拳而言,整条脊柱骨“中正”也就是身躯自然直竖是浑身放松轻便灵活的重要条件;“神贯顶”是十分清醒的意思,“顶头悬”是其必需的姿势条件。显然,上文中的“尾闾中正”是因,“满身轻利”是果;“顶头悬”是因,“神贯顶”是果。所以,前一句的“尾闾中正”应与后一句的“满身轻利”相承接,前一句的“神贯顶”应与后一句的“顶头悬”相承接。上文应该理解为“尾闾中正满身轻利,顶头悬神贯顶。”大意是:做到了脊柱自然中正竖直,才可能全身肢体轻松灵活;做到了顶头悬,精神就能提得起从而头脑清沏得如贯透头顶。上文写成“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是将“尾闾中正满身轻利”和“顶头悬神贯顶”都分拆开以相同的顺序分置于前后句中,是属于“顺承”的写法。文中不仅用“尾闾”借代“脊柱”,还用错序将“顶头悬”和“神贯顶”作了颠倒安排。之所以这样写,为的主要是组成七字歌诀,另外也隐含了“尾闾中正”的“满身轻利”是与“顶头悬”的“神贯顶”有关的。
﹙7﹚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虑,所谓顶头悬也;意气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十三势行功心解)
上文的大意是只有做到顶头悬了,精神才能提得起;精神提得起了,意气才能换得灵;意气换得灵了,变转虚实才能无迟重之虑和有圆活之趣。可见是多层的条件复句;文中的“精神提得起”应与“意气换得灵”相承接,是对同一形态即“顶头悬”引起的两种效果的表述;而“则无迟重之虑”应与“乃有圆活之趣”相承接,是对“精神提得起”与“意气换得灵”的一个效果“变转虚实”的描述。上文中还有错序修辞,“顶头悬”是“精神提得起”和“意气换得灵”的原因,常见语序“顶头悬”应在“精神提得起”之前,上文却放置在前一句的最后;“变转虚实”是“则无迟重之虑”和“乃有圆活之趣”说明的对象,常见语序“变转虚实”也应在“乃有圆活之趣”之前,上文也将其放置在后一句的最后。所以,上文应该理解为“所谓顶头悬也,精神提得起意气换得灵;所谓变转虚实也,则无迟重之虑乃有圆活之趣。”用“顺承”将“精神提得起意气换得灵”和“则无迟重之虑乃有圆活之趣”都分拆开来分置于前后句中和错序,就将“顶头悬”为因和“变转虚实”为果的关系巧妙地表露出来了。

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声明|联系我们|Archiver|GRWZ.COM

GMT+8, 2024-4-20 11:01 , Processed in 0.0409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